我们老板呢最近呢也是特别的发愁,前段时间一个合作伙伴公司借走30万块钱,这都四个月了说好了一个月就还的,到现在了也不提了,在这种情况下我们老板把这个艰巨的任务交给我了,让我务必在两个星期内容把钱要回来,首先我也是学习了该如何索债,以及一些关于索债的一些技巧之类的。最后我还是找到收账公司,找到他们来帮助我。我也是从他们哪里学习到了很多知识。 首先他们就是教的我该如何与欠债人沟通。1.病人,老人,泼妇,乞丐讨债法:可以找病秧子或老人或乞丐或泼妇或武大三粗的人到债务人家里或公司去讨债,走哪跟哪,不还钱就不走了,债务人对此类人是不敢打也不敢硬撵,效果很不错。2.是在对方的上级领导面前说对方的坏话,达到施加压力、动摇对方意志的目的;或促使领导从中周旋,缓解双方的矛盾。3.把债务人欠钱不还的事情告诉其家里或公司的所有同事,周围领导,邻居,朋友。并贴上大字报,拿大喇叭宣传此人欠钱不还。 4.针锋相对是公安审讯犯人时一种强攻战,在讨债中使用也相当有效,以绝不退让的强硬立场迫使对方让步的策略。5.先调查了解债务人公司的情况与其公司合作客户的资料和电话,打电话一一通知其客户不要与其合作,其人品极差,欠钱不还。 以上就是索债公司给大家的一些到必要的时候才会用的一些另类手段,建议最好是到了不得以的时候再用,我们还是希望能够和欠债人心平气和交谈就能够把钱要回来。
利津县位于山东省北部,地跨东经118°07′~118°54′、北纬37°22′~38°12′之间。东隔黄河与垦利县、东营区、博兴县相望,北邻河口区,西接滨州市、沾化县。县境呈西南-东北向,南北长102.5公里,东西宽8.5-25公里,总面积1665.6平方公里。境西南部成陆较早,周秦时属齐国、齐郡,汉代属千乘郡漯沃县、蓼城县地。隋代建永利镇,属渤海郡蒲台县。唐、宋属渤海县永利镇。南宋绍熙四年(1193)年升永利镇为利津县,属山东东路滨州。因本隋永利镇地,又邑有东津,故名利津县。元、明属山东济南府滨州。清代、民国时期属山东武定府,1936年属山东省第五专署。1944年8月解放,隶属山东省行政委员会渤海区四专署、垦利专署。建国后属惠民地区。1958年,并入沾化县,属山东省淄博专署。1961年10月恢复,属惠民专署。1983年10月,东营市成立,利津县划属东营市管辖。县政驻地利津镇,居县境南部。建城已有800多年历史。为全县主要物资集散地和政治文化中心。